本报记者 雪宁

如果把街路、商场比作城市的“面子”,那么居民小区可以称为城市的“里子”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,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2022年,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新开工129个,9746户,项目争取中央、自治区补助资金9617万元。目前,改造计划全部开工,已有50个小区顺利完工,惠及居民3249户。

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,一头连着民生福祉,一头连着城市发展。我市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来,市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着力改善居民居住环境,全面构建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、共建共治共享”社区治理体系。

“面子”新“里子”实

小区焕发新活力

一位在海拉尔区伊敏小区居住了十多年的老住户说:“小区经过这么多年,路面老旧严重,走起来坑坑洼洼的。路灯也不亮,人们晚上出行特别不便。最头疼的是小区的管道老化,很多住户的暖气不热。改造以后,路面整洁,路灯亮了,暖气也热了。现在,我们这个小区环境越来越好,生活越来越舒适。”

伊敏小区是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的重点。该小区属于呼伦街道北国经典社区,位于伊敏大街北侧,于1983年建成,共有24栋楼、930户居民,总建筑面积70134平方米。改造前该小区存在交通拥堵、路面破损、市政设施老化、供热二次管网需改造、停车场(位)没有统一规划等诸多问题。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改造要从硬件设施上开始,从楼梯间、单元门雨棚、自行车棚等看得见的工程,再到管网改造、配备干粉灭火器等细节都有所好转。

为使改造工程惠民生、暖民心,伊敏小区还进行了完善类、提升类改造。海区冬季漫长而寒冷,小区外墙使用保温乳胶漆,更换塑钢窗、窗台板,还换上了保温单元门,用切实行动让每户居民都能温暖过冬。改造充分考虑居民需要、征求居民意见,增添无障碍安全设计,安装带雨棚汽车充电桩及智能信报箱3组(每组50柜),让科技服务居民生活,彰显以人为本。

伊敏小区作为重点改造小区,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,也为城市建设方式的重大变革提供了新思路。

焕新颜居民乐

幸福指数再“升级”

市住建局按照“以人为本、因地制宜、居民自愿、建管并重”的原则,对该老旧小区进行改造。从“老破旧”到“新绿美”,老住户们在家长里短中提起小区改造后的居住体验,都是赞不绝口。

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长期性工作,更是一项与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民生工程。自开展以来,我市成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,高效推进工作。由市政府分管市长担任组长,住建、发改、财政、工信、民政、自然资源等部门单位参与,全力将项目落实到位。2019—2022年,全市共计改造老旧小区691个,惠及64565户居民。

如今,走进改造后的老旧小区,居民们热情地描述着他们眼中的变化:“自行车停放更规范了,环境更美了。”“安装电梯,真是太方便了,每天都会下楼散步。”“以前孩子们总劝我搬走,现在我哪儿都不想去,小区设施更完善了,住着更舒心了。”

从春季开始,铺柏油路、增设外墙保温、更换管网、飞线入地、节能改造、翻新活动室……我市老旧小区改造按照“基础类改造”“完善类改造”“提升类改造”的不同要求,一步一个脚印地铺展开来。

未分类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• 友情链接